鄉村振興丨昭蘇:人居環境“細梳妝” 美麗鄉村“展新顏”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走進昭蘇縣洪納海鎮別斯喀拉蓋村,一座座小院鱗次櫛比,一輛輛汽車駛過寬敞、整潔、平坦的街道,一幅美麗的田園畫面映入眼簾。
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昭蘇縣各鄉鎮把環境衛生整治作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切實做好環境衛生整治民心工程,讓各族群眾共享秩序井然、環境優美、文明繁榮的新鄉村。
一隊身著紅黃色馬甲的志愿者們,沿著街道兩旁的人行道清理垃圾。記者了解到,別斯喀拉蓋村“兩委”每周都組織村干部、村民、志愿者和保潔人員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工作,督促村民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的衛生死角,做到無垃圾堆積、無雜物亂放。
“以前村里環境沒這么好,垃圾亂扔。現在開展清潔行動,村里到處干干凈凈,綠化搞得也很漂亮,走在路上人們的心情都十分舒暢。”村民麥曼孜拉木·得力夏提說,“我們村的戶廁改造也特別好,衛生又干凈,感謝政府為我們做的這些好事。”
近年來,別斯喀拉蓋村強化宣傳引導工作,積極倡導清潔、衛生、健康的生活方式,組織群眾參與美麗庭院創建、美麗家園評比、紅黑榜評選及積分兌換等多種活動,讓村莊清潔行動深入人心,教育引導群眾主動參與,切實改善公共衛生環境,增強各族群眾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每天把門前屋后打掃一遍已成為村民的習慣,特別是開展建設和美鄉村以來,我們村常態化開展村莊清潔行動,人居環境變化真大。”別斯喀拉蓋村第一書記買買提艾力·庫爾班江介紹道,“我們村有59戶村民家里的廁所進行了改造,村民的生活質量也在不斷提高,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有效改善村容村貌。”
近年來,昭蘇縣下大力氣建設和美鄉村,常態化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切實補齊基礎設施短板,以“小廁所”改善“大民生”,重點推廣“雙坑交替式”和水沖式等廁所改造,今年計劃完成戶廁改造2500戶,確保示范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農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達到90%以上,著力推動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不斷提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有效提升城鄉發展引領力。
昭蘇縣農業農村局人居辦主任庫爾班江·阿不都拉說 :“今年昭蘇縣將實施農村環境整治、完善垃圾處理和污水治理等基礎設施,提升農村村貌,通過統籌資金、技術指導和監督考核,確保任務高質量完成,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來源:昭蘇縣融媒體中心 哈依那爾 庫那來
關聯稿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