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6qme8"></li>

<samp id="6qme8"></samp>
  • <code id="6qme8"></code>
    <button id="6qme8"><input id="6qme8"></input></button>
    <code id="6qme8"><tr id="6qme8"></tr></code>

    昭蘇縣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

    文章來源: 昭蘇縣人民政府 發布時間: 2014-01-15 16:36 瀏覽量:
    【字體: 打印本文

    政府工作報告

    ——2014年1月13日在昭蘇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3年工作回顧

    一年來,在州黨委、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縣委中心工作,團結帶領各族干部群眾,積極克服地震、冰雹等自然災害和經濟下行帶來的不利影響,傳遞正能量,迎接新挑戰,采取新舉措,謀劃新篇章,全縣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事業取得新成效。預計全年完成生產總值36.75億元,增長1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億元,增長3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4億元,增長14.9%;全口徑財政收入2.3億元,增長35.27%,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22億元,增長2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06元,增長12%;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0163元,增加1218元;接待國內外游客8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2億元,分別增長13.86%和9%。

    (一)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水利基礎不斷夯實。實施了小洪納海水庫、喀夏加爾鄉牧區水利骨干工程等13個水利項目,新增和改善農田草場灌溉面積5.15萬畝。交通網絡日趨完善。修建一般農村公路109.34公里、三四級道路61.95公里、牧道35公里,完成昭察公路山頂鋪油工程,大洪納海隧道掘進100余米。昭蘇通勤機場已完成空域規劃方案,機場選址報告已報送國家民航總局。城鄉面貌大為改觀。南城區建設步伐加快,鋪設道路21萬平方米,完成供排水改擴建二期和集中供熱二期等工程,新建廉租房、棚改房188套,天馬國際旅游文化廣場一期主體完工。解放街人防工程、現役消防站執勤樓主體完工,縣城美食街等街道實現改造提升,種植樹木花卉100余萬株,自治區級園林縣城創建通過復驗。完成安居富民工程4719戶,災后重建566戶,改廁3400座,創建州級新農村示范村3個。喀夏加爾鄉撤鄉建鎮獲自治區批復。

    (二)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全域旅游戰略深入實施。被確定為伊犁國際旅游谷先行先試區,“全域旅游、全民興旅”示范區建設初具成果,成功創建自治區觀光農業示范縣。完成了昭蘇全域旅游總規、旅游發展總規、夏特景區修建性詳規等規劃。在北京、江蘇等地舉辦旅游宣傳推介會7場,首次以市場化運作模式成功舉辦天馬國際旅游節,積極開展金秋賽馬會、金秋攝影節、河谷車王爭霸賽等旅游節慶活動。天馬旅游文化產業園賽場看臺、園區門禁主體完工,完成景區環線標識及夏特景區門禁系統,新增星級農家樂14家。農牧業現代化快速發展。完成定居興牧工程390戶,種植飼草料7萬畝;新建動物檢疫報檢站12座,免疫牲畜468萬頭次。購進種公馬350匹,改良馬22214匹,二級以上良種馬達到31200匹,成立了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申報了國內首個馬產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馬產業研究院,舉辦了全國“天山論馬”高峰論壇和國家科技支撐馬產業項目啟動會。新建新疆褐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7個,完成牛冷配45465頭,三級以上優質新疆褐牛達到8.5萬頭。新建和改擴建種羊基地6個,引進良種羊1159只,完成羊胚胎移植860只。充分發揮“五園”示范作用,建成農業科技示范區12個;發放農資綜合補貼和良種補貼6480萬元,農作物參保面積達51萬畝。爭取農機購置補貼1200萬元。新型工業化穩步推進。編制完成昭蘇縣2012至2020年新型工業化中長期發展規劃。綠色有機食品工業園完成投資5311萬元,被自治州評為民生工業示范基地。斯木塔斯水電站首臺機組并網發電,切特木斯盛泉煤礦已具備生產能力,哈峽加爾水電站當年完成投資3683萬元。簽訂招商項目11個,到位資金10.95億元。

    (三)生態文明扎實推進。編制完成自治區生態縣、生態鄉鎮等規劃,成功召開州直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現場觀摩會,被確定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試點縣。編報礦山、砂場等開發項目水土保持方案61個,恢復省道沿線生態130公里。禁牧草場36.5萬畝,實現草畜平衡665萬畝。植樹造林5030畝,封山育林1萬畝,建設精品育苗基地260畝。成功創建自治區級生態鄉鎮10個、生態村24個,昭蘇鎮被命名為全國生態文明先進鎮,夏特鄉被命名為州級“環境優美鄉鎮”。

    (四)社會事業統籌推進。文體事業持續繁榮。開展百日廣場文化等各類文體活動245場次,成立鄉村文藝小分隊12支。組建了馬術學校,成功承辦伊犁州直第四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比賽,獲州級以上體育賽事獎項21個。室內體育館外裝修已完工,燈塔牧場知青館、別斯喀拉蓋村史館面向社會開放。昭蘇長調民歌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新增2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完成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22621戶,實施縣城有線數字電視改造工程800戶。科教興昭全面推進。普及農牧業實用技術15項,培訓農牧民46700人次。全力實施標準化辦學,25個續建項目全面完工,3個新建項目開工建設。衛計事業快速發展。新農合參合率達99.9%以上。縣人民醫院順利完成搬遷,并通過二甲醫院復審。強化艾滋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控,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活動129次。社會保障堅強有力。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100%,發放大病醫療救助金、城鄉低保金4782.9萬元。開發就業崗位2417個,實現就業再就業3691人。完成8個貧困村整村推進任務,實現400戶1600人脫貧。

    (五)區域合作不斷深入。第七輪援疆工作圓滿完成,3年注入援疆資金4.81億元,45個援建項目全面投入使用。第八輪援疆工作組主動對接,積極開展項目前期調研論證。與州直援昭工作組、兄弟縣市、駐縣單位、企業緊密聯系,兵地融合、軍民共建、區域合作不斷深化。

    過去的一年,我們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州縣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辦復率均達100%。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認真落實自治區、自治州轉變政府職能和機構改革的安排部署,堅決貫徹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各項規定,政府采購行為更加規范,政務公開力度不斷加大。國土資源、價格監管、商貿流通、六五普法等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權益得到保障;雙擁、移民、供銷、氣象、紅十字、外事僑務、應急管理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們之所以能經受復雜局面的考驗,取得令人振奮的成績,這是州黨委、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團結奮斗的結果,是縣人大、政協及各位代表、委員履行職責、參政議政和有效監督的結果,是對口支援縣市、駐昭單位、企業共同參與的結果,也是各社會團體和外來人員共同拼搏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并通過你們,向奮斗在各條戰線上的各族干部群眾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昭蘇經濟社會發展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生態環境仍舊脆弱,制約瓶頸依然存在;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優勢產業尚未形成規模;農牧業抵御自然風險能力不強,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現代服務業層次較低,旅游基礎設施滯后;社會事業發展不平衡,民生保障和改善任務繁重。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起始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標任務的攻堅之年。縣委十二屆八次全委(擴大)會議,在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自治區黨委八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和州黨委工作會議精神的基礎上,結合縣域實際,以更開放的理念,更開闊的視野,更科學的思路,提出了今年乃至今后一個時期工作的新目標、新任務和新舉措,對推進昭蘇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了新部署,為我們探索特色化發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我們將堅決按照縣委提出的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跨越發展、轉變作風的總體要求,舉全縣之力,集全民之智,奮力打造平安和諧、生態秀美、共同富裕、開放融合、文化多彩、幸福安康、改革創新、風清氣正的昭蘇。

    總體工作思路:以現代文化為引領,以科技、教育為支撐,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以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為新機遇,立足長治久安抓發展,全力推進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試點縣和“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建設,傾力打造全國伊犁馬產業發展戰略高地及新疆褐牛優質種畜繁育基地、最平安和諧的旅游目的地,加快伊犁國際旅游谷“全域旅游、全民興旅”先行先試區、伊犁州有機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和民生就業基地建設,積極創建自治區標準化辦學達標縣和伊犁州人才工作先進縣,用好差別化政策,使昭蘇的發展特色越來越鮮明,確保與全州、全疆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主要預期目標:實現生產總值43億元,增長13%以上。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3億元,增長19.4%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2億元,增長15%;爭取項目資金8億元(不含援疆資金),到位招商引資資金7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42億元,增長16%以上。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達到11163元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4.6‰以內;努力達到初中入學率100%,高中入學率78%以上;力爭接待游客8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6億元,分別增長6.25%和33.33%。

    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重點堅持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推動生態文明。緊緊圍繞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試點縣建設,廣泛開展環保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實施生態保護、修復、提升、管理工程,努力構建生態文明昭蘇。

    ——加強水土資源保護,讓河水更加清澈,大地更加秀美。完善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抓緊制定主要河流水量分配和調度方案,全面建設節水防污型社會。嚴格落實水電開發項目有利于生態修復、農牧業用水、旅游景觀建設的準入標準,完成斯木塔斯、夏塔山口等水電站生態修復。在昭蘇鎮、察汗烏蘇鄉等4個鄉鎮建設水源截污設施,新建水源地防護欄9.4公里,保護水源地8000畝。認真落實土地利用規劃,執行最嚴格的土地利用審批手續,礦山企業必須制定水土保持和后期修復方案,創建標準化綠色示范礦山2個,整治省道沿線礦山企業4家。

    ——加強草原生態保護和利用,讓草原更加繁茂,牧歌更加悠揚。嚴格執行國家草原生態保護補償獎勵機制,禁牧草場36.5萬畝,草畜平衡665萬畝。圍欄草場20萬畝,恢復牧區草場2萬畝,退耕還草1萬畝。建設草原防火邊境隔離帶65公里,蟲鼠害生物防治150萬畝,毒害草防除10萬畝。加快完成草業規劃編制,積極開辦飼草料網絡交易平臺,引進飼草料加工企業,結合國家草業項目成立草業合作社,新建縣級草料交易市場和儲備庫,建立阿克達拉鄉農區萬畝飼料種植示范基地,在兩個馬場和縣草原站試驗田建設牧草種子基地3000畝,推廣種植飼草料7.3萬畝。加大草原保護監督執法力度,嚴禁開墾和破壞草場。

    ——加強造林綠化和濕地保護,讓林木更加蔥郁,濕地更具生機。加快阿克達拉鄉和烏尊布拉克鄉苗圃建設,將薩爾闊布鄉1522畝退耕還林地改造成苗木繁育和生產基地。積極推進水源涵養林、護岸林和地方生態林建設,大力實施山區溝壑造林工程,廣泛開展四旁植樹和庭院綠化,植樹造林2187畝。積極創建綠化精品單位,建設生態文明綠化示范村21個,對綠化合格單位、花園式達標單位進行復驗。繼續推進綠色通道建設,重點對伊昭公路沿線兩側進行禁牧封育和植被恢復。積極申報新疆昭蘇特克斯河國家級濕地公園項目,力爭實施昭特交界處2800畝綠色山屏、天山圓柏自然保護區升級等項目,加快實施喀爾坎特和種馬場濕地修復項目。

    ——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讓城鄉更加整潔,天空更加蔚藍。完成環境連片整治16個村,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場6個,實現自治區級生態鄉鎮全覆蓋,完成自治區級生態縣申報工作。嚴格垃圾收集管理。按照“戶集中、村收集、鄉處理”的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置模式,鄉鄉建立環衛隊,村村建設有機肥收集場,戶戶實行門前三包。在鄉鎮人口集中區、風景區、省道沿線設置垃圾收集箱380個、垃圾桶300個,購置垃圾車12輛,完成農村改廁3000座。在養殖密集區推行畜禽養殖污染廢棄物綜合利用,購買糞便清運車14輛,新建畜禽糞便集中處理堆肥池11座。完善污水治理設施。投資6329萬元,實施新城區排水管網改擴建、昭蘇鎮排水基礎設施、夏特和察汗烏蘇鄉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并確保縣城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強化空氣污染治理。集中整治重點污染企業,不再上馬工藝落后的生產企業。進一步擴大集中供熱覆蓋面積,啟動集中供熱三期工程,提前做好小城鎮供熱站項目可行性研究。倡導使用液化氣、天然氣,鼓勵在鄉鎮建立液化氣站,爭取完成天然氣入戶工程300戶。

    (二)堅持不懈完善基礎設施。以城鎮建設為核心,加快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破解發展瓶頸。

    ——全力打造交通網絡。繼續推進重大通外交通項目建設,爭取大洪納海隧道年底貫通、昭蘇通勤機場開工。加快縣鄉道路提等升級和重要農村公路建設,完成45公里的昭蘇馬場—格登碑公路一期、二期改建工程,力爭54公里的種馬場路口—阿克達拉鄉公路和夏特溫泉公路開工建設。加強景區道路建設,積極推進北線85公里的米斯溝—昭蘇煤礦—馬合什高山湖—軍馬場煤礦—魚爾圖村旅游公路、中線30公里的天馬旅游文化產業園—太陽島—草原石人馬拉松賽道、南線30公里的解放橋—卡拉圖拜和蘇乎托海—水簾洞旅游道路建設,成立旅游出租公交公司,實現全域旅游無縫換乘。不斷完善交通服務設施,完成道路標識和夏特綜合服務站建設。加快偏遠牧區交通、通訊建設步伐,修建牧道40公里,建成阿克牙孜溝遠冬牧場通訊基站。

    ——加快破解水利瓶頸。編制水資源綜合利用總體規劃。全面落實水利改革發展措施,著力推進防汛抗旱、農田水利、飲水安全三大工程,完成投資2億元,重點實施大洪納海河防洪、特克斯河界河地方段護岸、牧區節水灌溉示范、薩爾闊布鄉引水、胡松圖哈爾遜鄉阿克塔斯村牧民定居點飲水安全等工程,修建防滲渠60公里、輸水管網150公里,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10萬畝,新增高效節水面積2萬畝,解決3000人飲水安全問題。切實抓好加曼臺飲水安全、烏玉爾臺水庫和阿克達拉、阿克蘇渠首樞紐除險加固等項目前期工作。

    ——加速推進城鎮化進程。科學編制城鎮化、電網等8項規劃,全力打造休閑旅游南城、綠色工業東城、舒適宜居北城。南城區完成木扎爾特街等5條道路擴建及平山佳苑等小區的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大力實施江蘇大酒店、昭蘇迎賓館、天馬國際旅游文化廣場等項目。積極推進以綠色食品工業園為重點的東城區建設,實施烏尊布拉克路和洪納海街東段路面、綠化、供排水等改造提升工程。北城區完成烏孫路、黃河路、建設西巷改造提升,啟動棚戶區改造試點和城郊自來水廠建設。鋪設道路15萬平方米、供排水管道21.4公里,種植草坪15.6萬平方米、樹木花卉70萬株。加快撤鄉建鎮步伐,加大昭蘇馬場、種馬場、喀夏加爾鎮、夏特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逐步完善城鎮服務功能,增強城鎮產業發展活力。

    (三)凝心聚力打造全域旅游。強化規劃引領地位,摸清旅游資源家底,完成伊犁國際旅游谷先行先試區規劃,科學有序開發旅游資源。啟動“昭蘇全域5A級景區”創建工作,夏特景區、天馬旅游文化產業園爭創國家4A級景區,率先成功打造伊犁國際旅游谷“全域旅游、全民興旅”先行先試區。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實施天馬旅游文化產業園賽場看臺后期工程,建設全國標準化馬賽事基地。力爭投資3665萬元在園區內建設天馬產業研究院、馬文化博物館、民俗文化演藝中心、天馬文化廣場等工程,利用園區內河流、魚塘打造水景景觀2處,種植香紫蘇等特色觀光作物2000畝。夏特景區重點建設游客服務中心、20公里輕軌和4公里觀景平臺,景區門禁及收費系統投入使用。加快推進白馬、烏孫山入口服務區和旅游接待服務中心建設,積極開發云端草原、水簾洞、阿克牙孜溝南部哈薩克民俗風情精品旅游線路。在各旅游景區內設立全景導覽圖、游客須知、游覽事項等全域旅游導覽標識。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加大旅游招商引資和宣傳促銷力度,鼓勵吸引民間資本,成立昭蘇旅游紀念品開發公司,開發系列旅游紀念品,打造昭蘇特色旅游商品品牌。積極參加旅交會、亞博會和冬博會等大型會展,加強與區內外旅行社的溝通聯系,繼續在京、滬等地開展旅游宣傳和推介,大力開拓客源地市場。高標準承辦天馬國際旅游節、冰雪旅游節等節慶活動,全力提升昭蘇旅游知名度。完善旅游服務體系。委托專業規劃設計院,建成覆蓋全縣的數字化智慧旅游服務管理系統。成立縣域景區管理專門機構,建立以國有資金為主的公司化運作投資機制,將天馬旅游文化產業園、夏特景區等旅游實體進行整合和規范,盡快把旅游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著力打造特色旅游鄉鎮和旅游示范街區,在喀夏加爾鎮和薩爾闊布鄉建立哈薩克民俗體驗區。大力培育連鎖經營、電子商務、餐飲娛樂等熱點消費市場,全面提升旅游服務環境。

    (四)持之以恒發展特色有機農牧業。將縣財政新增財力的50%作為強農惠農資金,扶持特色農牧業發展,調優調強農牧業結構,全力促進農牧民增收。

    ——強勢推進特色畜牧業發展。堅持“穩小畜、增大畜”的發展思路,加快推進國家級牧區草原畜牧業轉型示范縣建設。力爭牲畜年末存欄95.48萬頭只,肉、奶、禽、蛋產量均增長10%,育肥牲畜15萬頭只,家禽養殖120萬羽,有機畜產品產地認證2個,防、檢、驅、治牲畜500萬頭次,畜牧業產值增長10%以上。傾力打造全國伊犁馬產業發展戰略高地。依托伊犁國際天馬進出口貿易公司,開展良種馬進出口貿易和國際間的科技人才交流與合作,新建200匹以上的馬養殖小區2個、馬配種站2座,組群母馬5000匹,引進良種馬200匹,制作生產馬細管精液6萬支,改良馬2.3萬匹,努力實現農牧民戶均一匹良種馬,打造全國最大的良種馬繁育與種源供應基地;辦好馬術學校,大力培育百名民間養馬、賽馬能手,爭取每周舉辦一次民間賽馬活動,加快建設疆內最大的馬產業人才培訓基地;組建昭蘇馬協和12支鄉村馬隊,籌建馬術訓練基地,建立全國最大的馬匹調教訓練基地;成立騎乘馬專業合作社,對民間馬匹進行集中管理、統一經營,力爭做到戶均一匹騎乘馬,建設全國知名的馬休閑旅游體驗基地。傾力打造新疆褐牛優質種畜繁育基地。建設新疆褐牛生態養殖園2個,新建和改擴建500頭以上的牛養殖小區5個,改擴建新疆褐牛種畜場2個,購進優質奶牛3000頭,組建新疆褐牛核心群50群,新增移動式配種站24個,冷配牛4.5萬頭,培育新疆褐牛優質種公牛300頭。緊緊圍繞自治區1000萬只肉羊出欄綜合生產能力建設項目,新建哈薩克羊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2個,引進肉用種公羊1000只,改良綿羊35萬只,毛色分群綿羊150群。大力發展旅游觀光畜牧業,每個鄉鎮場建立旅游觀光式家庭牧場,展示畜牧業由傳統向現代演進過程、牧民生產生活場景,開發富有民族特色的體驗式休閑娛樂項目。

    ——大力發展特色有機農業。編制綠色有機農業發展規劃。充分發揮“五園”科技示范作用,加強農業示范園區建設,每個鄉鎮場建設500畝以上的綠色有機農業示范區。繼續壓縮小麥、油菜種植面積,擴大馬鈴薯、大蒜、中草藥、反季節蔬菜種植面積,建設大蒜育種基地260畝、夏季大白菜基地3000畝,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5000畝。新增無公害農產品5個、綠色有機食品2個,申報昭蘇馬鈴薯地理標志1個、州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加快發展生態有機農業,測土配方施肥56萬畝,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推廣種植有機農作物1200畝,農產品質量檢測合格率達到98%。爭取中央農機購置補貼1600萬元,支持農牧民購置新型農機具,實施保護性耕作23萬畝,農機標準化作業合格率達到80%。

    ——多渠道增加農牧民收入。嚴格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保障各項政策性增收。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和農村二三產業,著力提高經營性收入。深入實施政策性農牧業保險,爭取農作物參保面積達65萬畝,二級以上優質褐牛全部參保,為農牧民增收提供保障。

    (五)穩步推進綠色工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改革為動力,優化產業結構和功能布局,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穩妥有效實施資源開發與利用。確保斯木塔斯水電站年內正常發電,重點推動哈峽加爾、阿克達拉、園林水電站全面開工建設。加大礦產資源勘探力度,盡快摸清家底,科學界定開發區域和開發礦種,探索“分散開采、集中選礦、異地冶煉”發展模式,加快推進臨鋼集團鐵礦石選礦廠投產。支持煤炭開采企業做好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加大煤炭資源整合力度,確保盛泉煤礦年內投產。積極做好2×13.5萬千瓦熱電聯產和20兆瓦太陽能光伏電項目前期工作。全力推動綠色有機食品工業園建設。完善綠色有機食品工業園區配套設施,啟動自治區級園區申報工作,不斷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重點推進新疆生化制藥、自治區供銷社冷鏈物流、福潤德牛羊屠宰深加工、伊犁盛康面粉等企業落地入園,提升農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加快中小微企業和民生工業發展。抓好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分析,構建企業服務信息平臺。加強與金融企業的溝通協作,建立中小微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實行政策扶持,重點支持察汗烏蘇鄉、烏尊布拉克鄉乳制品加工企業發展。鼓勵和引導中小微企業開發和生產民族刺繡、木制工藝品、玉石加工等手工藝產品,在綠色有機食品工業園規劃建設占地200畝、標準廠房2000平方米的小微企業創業園,吸引有創業能力的民間手工藝人入駐。提升招商引資水平。實行招商工作部門聯動,突出園區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切實做到選好商、穩好商、安好商。

    (六)全民共享現代文化。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現代文化引領工程,培育昭蘇特色文化。加強鄉鎮綜合文化站管理,充分發揮基層文化陣地作用,深入挖掘和整理歷史文化、草原文化、邊境文化、馬文化等昭蘇地域文化資源;吸納基層文藝能人參與文化服務,傳承、保護、利用好現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力爭村村都有文藝隊、體育隊、村史館、圖書室、文化室,實現“送文化”向“育文化”的轉變。進一步做好“兩館一站”免費開放,爭取室內體育館早日投入使用。圍繞慶祝自治州成立60周年等主題,繼續開展百日廣場文化、百日鄉村文體競賽活動,文藝下鄉演出84場次,開展各類文體活動260場次。成立業余體校,發現和培育體育競技人才。加強網絡、出版物等文化市場的服務和監管,規范文化市場秩序。扎實開展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積極籌建昭蘇縣博物館。不斷提高廣播電視覆蓋水平,在偏遠農牧區建設廣播電視“戶戶通”基站,完成農村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3200戶;加快縣城有線數字電視改造步伐,實施廣播電視覆蓋項目;認真開展“一村一周一場電影”活動,放映電影4056場次,拍攝電影《馬背上的醫療隊》。

    (七)全面做好民生保障和社會事業。始終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構建幸福安康昭蘇。

    ——大力推進就業再就業。加快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創建民生中小微企業創業孵化園,引進3家企業入駐,帶動200人就業。推進基層就業社會保障服務平臺建設,開發就業崗位2200個,實現3600人就業再就業,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不斷提升“冬閑變冬忙”活動水平,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完成各類培訓11000人次。

    ——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繼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爭取企事業單位職工“五險”參保率均達到100%,城鎮個體工商戶養老保險參保率80%以上。加強低保對象動態管理與服務,落實五保供養提高標準政策。加快社會公益設施建設,實施昭蘇鎮社會福利中心和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夏特鄉社會福利中心和敬老院、殘疾人康復工程等項目,確保社會福利院、爭取老年養護院、喀夏加爾鎮社會福利中心項目落地。完善防災救災聯動機制,啟動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繼續加大城鄉住房保障力度,新建廉租房100套、公租房1100套、棚改房42套、干部周轉房700套;完成安居富民房3000戶,創建州級新農村示范村4個。大力實施扶貧幫困和貧困人口關懷工程,完成9個貧困村整村推進任務,實現400戶1600人穩定脫貧。

    ——切實推進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投入3億元,完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基礎設施,新建一所高級中學和南城區幼兒園,實現標準化辦學目標。大力提升學校管理水平,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和教師隊伍建設,完善教育質量監管體系,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配置,強化德育教育,豐富素質教育內涵,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整合教育培訓資源,實行產教融合、校企聯辦,努力實現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職業教育全覆蓋。

    ——持續提升醫療衛生事業水平。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機制。新建婦幼保健院和6所鄉鎮衛生院,爭取中醫院標準化建設項目落地。完善縣鄉醫療機構內部管理和績效考核機制,鞏固縣人民醫院和中醫院等級醫院創建成果,辦好人民滿意醫院。抓好本土醫療人才培養,深化醫德醫風建設,力爭縣鄉醫療機構轉診率下降5%。全面做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基本藥物制度,婦女兒童系統管理率達到80%,繼續保持新農合參合率99.9%以上。強化艾滋病、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控,傳染病總發病率控制在6.2‰以下。

    (八)深化對口支援與合作。搶抓第四次全國對口援疆機遇,按照援疆工作3年行動計劃,爭取6大類16項援建項目全部動工,完成第一階段援疆投資1.7億元,重點支持優勢產業、重大項目和民生事業,推動昭蘇快速發展。充分發揮州直援昭工作組的橋梁紐帶作用,加強與州直部門溝通對接,爭取更多有利于昭蘇發展的項目和政策。深化與駐昭團場、企業在規劃編制、全域旅游、生態建設等方面的交流協作。

    三、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新的一年,縣人民政府將進一步完善科學的宏觀調控體系和有效的行政管理模式,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著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一)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自治州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轉變政府職能的各項部署,清理和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加快政府工作重心由事前審批向事后監管轉變。深入推進政企、政資、政事、政社分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做到政府工作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最大限度的減少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促進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理順事業單位與主管部門關系,堅決落實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的要求。

    (二)始終堅持依法行政。健全公共政策的社會公示、公眾聽證、專家論證制度,把依法依規行政貫穿于政府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加快推進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制度,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議案、建議及政協提案,切實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

    (三)全面實行政務公開。加大政務公開力度,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事項,縣人民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及貫徹落實情況一律向社會及時公開。豐富政務公開形式,實現政府行為流程公開、決策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充分利用政務微博、微信,密切政府與公眾的溝通聯系。

    (四)大力推進廉政建設。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自治州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各項規定,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嚴格執行政府廉政建設責任制和領導干部廉潔從政準則,堅決執行關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各項規定,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壓縮和控制“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深入開展樓堂館所清理工作,降低行政成本。充分發揮監察、審計部門的作用,規范財政轉移支付、土地征用出讓、國有資產轉讓、政府采購等公共資源權力,實現政府高效廉潔運行。加快建立完備的制度體系,按制度辦事、管權、管人。加強政府執行力建設,加大政務督查力度,強化崗位責任制、首問責任制和限時辦結制,優化政府績效管理。

    各位代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奏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強音。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昭蘇科學跨越、后發趕超是時代和全縣各族人民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讓我們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深化改革抓機遇,真抓實干促發展,以“黃牛精神”加“天馬步伐”,勵精圖治,銳意進取,為奪取昭蘇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新勝利而努力奮斗!

    關聯稿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观看,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97精品久久天干天天蜜,欧美式free群乱
    <li id="6qme8"></li>
    
    <samp id="6qme8"></samp>
  • <code id="6qme8"></code>
    <button id="6qme8"><input id="6qme8"></input></button>
    <code id="6qme8"><tr id="6qme8"></tr></code>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免费观看呢日本天堂视频|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18禁无遮挡羞羞污污污污免费| 正在播放暮町ゆう子在线观看| 天天av天天翘天天综合网|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jjzz亚洲亚洲女人| a级片免费在线| 福利区在线观看| 天天摸天天看天天做天天爽| 人妖视频在线观看专区| a级特黄的片子| 清早可以吃西瓜吗| 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 又黄又爽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青青操在线视频| 无毒不卡在线观看| 十八岁污网站在线观看| gta5圣堂酒店第三辆车在哪里| 波多野结衣欲乱上班族|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观看| 五月天婷婷综合网| 韩国免费观看高清完整| 我的好妈妈6中字在线观看韩国|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99久久精彩视频| 欧美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人的色道www免费一区| 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 一二三四日本视频中文| 欧美破处视频在线|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你懂的|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精品国产粉嫩内射白浆内射双马尾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