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蘇縣投資環境
昭蘇縣是新疆西北部的一個邊境縣,東與特克斯縣接壤,北與察布查爾縣毗鄰,南與阿克蘇地區的拜城縣、溫宿縣隔山相望,西南部鄰近吉爾吉斯斯坦,西部與哈薩克斯坦相連,有二百多公里的邊界線,有國家一類口岸—木扎爾特口岸,2001年被國務院列為對外開放縣。柏油路通伊寧市,與312國道相連,昭坡公路通木扎爾特口岸,抵哈薩克斯坦的熱音別克縣,具有發展邊貿的優越地緣優勢。
昭蘇縣縣境東西長約141千米,南北寬約132千米,總面積1.12萬平方千米。縣城海拔2018米,是伊犁州直唯一的五類地區。昭蘇縣轄9鄉1鎮(其中3個民族鄉),境內駐有兵團農四師74、75、76、77團,伊犁州昭蘇種馬場、伊犁州昭蘇馬場、天西林業局昭蘇林場、69349部隊等單位。
昭蘇縣居住著哈薩克族、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回族、塔塔爾族、烏孜別克族、錫伯族、俄羅斯族、塔吉克族等21個民族。是一個以牧為主,農牧結合的少數民族邊境縣。2005年,縣屬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6.96萬畝、經濟作物播種面積31.94萬畝、其他作物播種面積2.29萬畝;牲畜年末存欄達89.58萬頭(只)、繁殖成活各類幼畜44.61萬頭(只)、出欄各類牲畜40.16萬頭(只),實現牧業產值19143.67萬元;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5639.8萬元(縣屬),工業增加值10638萬元。全年實現生產總值8.81億元(縣屬),地方財政收入2473萬元,農牧民人均收入達到2904元。
昭蘇縣為中亞內陸腹地一個群山環抱的高位山間盆地,由于四周高山環抱,形成了一個較為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海拔在1323米-6995米之間。南部為天山主脈,山勢雄偉,高峻綿亙,是阻擋南疆沙漠干熱風的天然屏障;北部為烏孫山,呈東西走向,山體較矮;西部受沙爾套山以及哈薩克斯坦境內查旦爾山的阻隔,形成一個南、西、北三面高,東部略低的盆地。山地、丘陵與平原之比為4∶1。號稱“天山之父”的汗騰格里峰,位于西南部的中哈邊境線上,海拔6995米,是天山山脈第二大高峰,終年積雪區達100平方公里以上,是特克斯河的主要水源。是新疆境內唯一一個沒有荒漠的縣。
昭蘇縣屬于大陸性溫帶山區半干旱半濕潤冷涼氣候類型。其特點是冬長夏短,沒有明顯的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別。春秋濕潤、寒冷、多霧,盛夏多雷、多雨、多冰雹。年平均溫度2.9℃,年極端最高溫度33.5℃,最低溫度-32℃。全年無霜期平均為98天。年均降雨量達511.8毫米,為全疆之冠。降水空間分布特點是東部多于西部,山區多于盆地。水蒸發量大,年均為1261.6毫米。年平均日照總數為2699小時,全年太陽總輻射能為1364卡/平方厘米。
全縣擁有耕地面積130.72萬畝,縣屬耕地面積51.19萬畝;擁有草場面積812.9萬畝,縣屬草場面積609.38萬畝;有林地210萬畝,其中天然林205萬畝;冰山石質地帶492.332萬畝;其他類占地612.15萬畝。主要農作物有小麥、春油菜、大麥、亞麻、胡麻、馬鈴薯、大蒜(六瓣紅)、大豆等;畜牧業主要以馬、牛、羊為主;工礦企業主要有煤炭開采、糧油加工、肉制品加工、乳制品加工、淀粉加工、亞麻加工等。
昭蘇縣礦藏豐富,品高類多。主要有煤、金、銀、銅、鐵、錳、鉛、云母、石膏、寶石、石材,具有很高的開采價值。
昭蘇縣境內水系發達,水資源豐富。除特克斯河橫貫全境,還有24條河流分布在縣境南北。全縣河水年均總流量為110.60立方米/秒,全縣可利用的水資源年徑流量為40.73億立方米。但利用開發利用率低。全縣水土開發的可行性分析已通過上級部門論證。
昭蘇縣的草場中生長著種類繁多的牧草,據統計有5類,計37科、125屬、183種。天然草場植被中伴生有眾多野生藥材,主要有貝母、雪蓮、冬花、黃芪、柴胡、石花、大黃、木香、甘草、車前子、烏頭、仙鶴草、秦艽等75種之多。珍稀的野生動物有馬鹿、雪豹、雪雞、棕熊、野山羊、大頭羊、黃羊等。
昭蘇因出產“騰昆侖,歷西極”的天馬,2003年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天馬之鄉”,也因漢朝時著名的“烏孫國”而聞名,是新疆烏孫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自然資源和旅游資源都很豐富。有歷史變遷遺留下來的草原石人、漢室細君公主墓園、夏塔古墓群、格登山記功碑、新疆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圣佑廟等文物古跡;夏塔鹿苑、夏塔溫泉、庫爾庫勒德克水簾洞、昭蘇大草原等自然景觀。迷人的草原風光和少數民族飲食文化曾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旅客前來旅游探險。
近年來,昭蘇縣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盡快跨入全區經濟發展快車道的目標,按照“突出牧業、優化農業、振興工業、開發礦業、科教興昭”的24字方針,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招商引資和爭取項目工作為突破口,以全力打造“中國天馬之鄉”、“中國油菜之鄉”、“中國褐牛之鄉”為重點,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不斷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立足資源優勢狠抓龍頭企業和基地建設,大力實施科教興昭戰略,不斷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全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呈現出了欣欣向榮的局面。
關聯稿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